買了車都貼膜,其實并沒有什么用
買了車都貼膜,其實并沒有什么用 很多車主買車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貼膜,在他們眼中,防爆性、抗紫外線、防眩光功能、隱私性、隔熱性都是很好的原因。然而,貼膜真有必要嗎?天津租車帶大家一個個理由來看一下。
買了車都喜歡貼膜,然而并沒有什么卵用,為什么?
一、防爆
實質上汽車玻璃根本不能使用普通玻璃,市場中銷售的乘用車采用的汽車玻璃只有兩種,一為鋼化玻璃,二為夾膠玻璃。這兩種玻璃都不會造成碎片飛濺,所以“防爆”根本是沒必要的。
買了車都喜歡貼膜,然而并沒有什么卵用,為什么?
二、抗紫外線
抗紫外線功能、隔熱性,現今不少車型的原廠玻璃已得到解決。唯一剩下的,就是玻璃的高透光率帶來的隱私性的問題了。高配車型或者說十多萬以上的車型基本不用擔心,原廠車型多數就自帶了隱私玻璃,相對低價位的車型就只能自己貼個膜了。
買了車都喜歡貼膜,然而并沒有什么卵用,為什么?
三、防眩光
的確,透光度越低防眩光的效果便越好,但這樣的視覺舒適并不意味著安全,實際上反射出的問題也有不少。其實大多數國家在法律上有明令規定汽車貼膜的透光標準,這就是國人常說的“國外不貼膜” 的緣由。國家不同,標準也有所差異。無論是歐洲還是北美洲地區,雖未明令禁止車膜,但當地汽車卻幾乎均不貼膜,民眾不貼膜與國家對透光率的標準要求均是基于安全的考慮。在美國,還要便于警察執法時能夠了解車內的情況,保證其安全。
買了車都喜歡貼膜,然而并沒有什么卵用,為什么?
反觀中國,2012年9月1日國家出臺的《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中便對汽車擋風玻璃貼膜的透射率提出嚴格要求。前擋風窗玻璃及風窗以外玻璃用于駕駛人視區部位的可見光透射比應大于等于70%。
普通玻璃的透光率為80%,汽車玻璃的透光率為75%-80%,再貼上膜之后透光率的數值就不容樂觀了。但事實上,國內透光率達標的車輛屈指可數,審核不嚴格和消費者不重視是關鍵原因。這也不怪為什么每每聊到“膜”的問題,很容易提到的是中國特色。
買了車都喜歡貼膜,然而并沒有什么卵用,為什么?
當然,法律規定的是行為,安全意識的提高才更為重要。汽車貼膜在增強密閉性、保護隱私的同時,毫無疑問的降低了車窗可見光的透射率,改變了汽車車窗的折射率和反射率。譬如前擋玻璃貼膜后,久了會導致視覺疲勞,且不利于觀察行駛路況。而前側玻璃的深色膜的確能起到防曬效果,但在夜間行車時與雨天行車時能見度極低,帶來的安全隱患得不償失。
買了車都喜歡貼膜,然而并沒有什么卵用,為什么?
當然,不能說車膜沒有意義,存在必有其道理,但僅限于有一定標準,質量與透光都能達到安全的車膜??v觀如今汽車市場中,車膜的成本大多連百元都不足,膜的材料屬于化學合成材料,是高分子復合材料的一個類屬,在沒有嚴格的環保及技術標準的情況下,成本非常廉價,國內成批制造的企業比比皆是。有的車膜甚至因為使用廉價的粘合劑,帶來濃厚的異味,久了對身體傷害不小??!
關于貼膜的問題,我們一定要從自身實際需求出發,千萬不要一味的跟風。對于汽車而言,私密性不是第一,安全才是最重要!